(四)自闭症儿童的社区适应
希普在线教育系列之社区适应篇
1、什么是社区适应?
儿童社会适应能力有着不同的标准和要求,这些标准和要求也会受到文化背景、家庭以及环境等因素所影响。
2、为什么社区适应对自闭症儿童有重要意义?
家庭、学校和社区是孩子最主要的生活环境。在幼年阶段,孩子主要与家人的相处最为密切,家庭是孩子非常重要的生活场所,当孩子渐渐长大,生活圈子也逐渐由家庭扩大至学校和社区,生活领域不断扩增,所接触的人事物越来越复杂,这就要求孩子学习独立生活、参与社区活动、履行社会职责及建立人际互动的能力。
3、什么是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的核心内容?
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的核心目标是发展孩子的社会性,各种各样的具体训练都不能脱离与这个主线的结合。将所有训练的形式都和社会适应能力联系起来,孩子能够解决问题,增强适应能力,以至最终实现社会生活自理,这就是社会性教育,而社区适应是社会性教育的终极目标。
4、自闭症儿童为什么在社区适应上存在问题?
对于正常儿童来说,社区适应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透过生活的实践,从观察父母与别人的行为表现而逐步学会学懂;对于自闭症儿童而言,因在社交沟通、行为、情绪、认知能力等多方面的障碍,一般不会自然习得,相反经常出现困难和限制,以至难于适应社区环境、认识和掌握不同场合的社会规范以及与他人互动沟通。
5. 自闭症儿童在社区适应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哪些困境?
虽然公众对自闭症的了解逐年提升,但有时仍会因自闭症儿童的异常情绪和行为,而拒绝让他们进入社区场所或参与活动。也有家长因缺乏处理孩子问题的技巧,担心孩子能力较低遭到同伴欺负或出现尴尬场面,而减少携带孩子外出参与社区活动的机会。这样就更增加了自闭症儿童在社区适应中的困难。
6、家长如何帮助自闭症儿童适应社区生活?
为了孩子能更好地适应社区生活,家长应以积极的态度,带领自闭症儿童走出家门、进入社区,从而更好地了解孩子不适应的方面,找出原因,分解融入社区的步骤,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认识社区环境、预知社区情况、掌握社区规则,最终做出适应、正确的行为。
7、社区训练中,家长可能表现出的不适应行为有哪些?
在社区生活适应中,有的家长过分迁就和保护子女,生怕孩子吃亏,但却未能掌握孩子的真正能力,以至于事事代劳,出现问题家长过于着急出面解决和袒护,不让孩子亲自尝试,养成孩子过分被动和事事依赖成人的习惯,不知不觉给孩子的社区适应造成阻碍。
8、社区适应性训练包括哪些内容?
为了提升自闭症儿童的适应及参与社区活动的能力,去理发、到餐厅、到超市、去游乐场以及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等,在儿童的社区范围出现的社会场所都可以作为社区适应训练的内容。
9、如何进行社区适应性训练?
首先应及早提升自闭症儿童基本的适应能力和社交沟通技巧,尽早接触和融入社区。根据儿童在社区活动时的评估表现,选择适合其能力和需要的社区适应性训练,以基础技巧训练开始,透过模拟活动及社区实践活动,让孩子泛化学习的技能。社区训练建议以有趣的游戏形式开展,提高孩子参与的动机。
10、目前有哪些技术和方法训练自闭症儿童的社会性能力?
了解自闭症儿童在社区活动中感知反应、行为情绪及社交沟通三方面存在什么问题,然后分析各项社会活动的步骤,以结构化教学法、行为处理法等教学策略并采用心智理论、社交故事、社交游戏、社区模拟等方法,循序渐进地帮助孩子掌握相应的规则、技能,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达到适应社区环境的目的。
11、提升社区适应能力的教学模式有哪些?
自闭症儿童的社区适应能力往往受相关技巧如社交沟通、感知经验及以往的生活经验影响。要提升社区适应能力,首先由康复老师设定针对性的康复目标和内容,以个别或小组等教学形式提升其基础技巧,安排相关的模拟活动增加他们的成功经验,最后在真实的社区情境中进行教学,提升社区活动的经验,改善孩子社区活动的表现。
12、 如何在家庭中对自闭症儿童进行模拟情境的教学?
模拟情境教学指尽量模拟真实社区环境中的材料及情境作教学,藉此让孩子熟悉社区环境以及相关的基础技巧。可在家庭或社区中进行场景布置,使用真实的教材、道具、照片和视频等进行教学,呈现具体的社区情境,帮助孩子适应社区。
13、为什么自闭症儿童走失的主要原因?
相当一部分自闭症儿童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离家出走或走失,作为家长,首先应该了解导致孩子离家出走或走失的原因,很多孩子注意力涣散 ,走失仅仅是因为他们被感兴趣的东西所吸引,没有意识到可能的危险;有些孩子好动,喜欢到处跑动而迷路;还有些孩子只是因为他们想逃避某些任务或环境,家长应针对原因做好看护。
14、怎样预防自闭症儿童走失?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独立生活的空间也越来越大,经常会出现走失的情况,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培养孩子出门及时告知去哪里的习惯;利用社交故事帮助孩子理解环境信息,告诉孩子不要游荡;平时应多让邻居和社区了解和认识你的孩子;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并让孩子出门前检查是否随身携带有能够让他人了解其身份信息的习惯等(可以考虑手链/项链身份标志)。
15、如何引导自闭症儿童在不同的场合说适合的话?
自闭症儿童不能根据场合的改变合理沟通,主要因为不能正确理解情境,说话人的角色、体会别人的内心想法和考虑别人的观点。所以需要提升心智解读的能力,如诠释口语、非言语及情感的意图,理解对方说话的内容及感受,提取情境信息等;同时也要不断提升孩子对话的丰富内涵。
16、如何控制自闭症儿童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或者自我刺激行为?
可以练习大声说和小声说的游戏,学会控制好自己的音量。平时也要多讲解一些相关的社会规则。出现一些不影响他人的自我刺激行为,我们可以去接受他,当然也可以提醒。通常自我刺激行为发生在孩子感觉无聊的时候,家长要合理安排孩子的时间和活动,尽量不要让孩子觉得无聊,从而减少自我刺激行为的发生。
17、如何引导自闭症儿童在社区生活中与正常儿童游戏?
如果孩子年龄偏小或社交技能有限,此时不要急于让孩子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游戏,而是主动创造机会,挑选合适的小朋友,在成人的指导下进行游戏活动。开始可以进行平行游戏(各玩各的),进而过度到合作游戏。合作的重点是轮流游戏,游戏的合作需要两个孩子都喜欢并且都可以做到(如记忆游戏,推小车等),从而提升自闭症儿童的游戏能力。
18、外出购物时,自闭症儿童拒绝排队或排队时表现得不耐烦怎么办?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孩子不喜欢拥挤的感觉、不能过久等待、对购物的程序认识不足或对排队等候的社会规则不明白等。开始我们可以选择非购物高峰期去购物,选择人少的通道,还可以选购孩子喜欢的物品,从短时间排队慢慢过渡到长时间的排队。
19、为什么自闭症儿童的社交技能很难培养?
对自闭症儿童而言,社交技能比较难培养主要是因为孩子不了解社交是什么意思、社交的意义或社交结果没有得到社会强化;而且每个地区的文化不同,教授社交手段与目标重点也不同;还有在社交过程中难以找到合适的社交伙伴;另外相当一部分家长认为语言与认知等技能比社交技能重要,社交技能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等。
20、自闭症儿童为什么在建立和保持友谊方面存在困难?
每个人在社交方面都要经历成长与形成过程。自闭症儿童发育方面的迟缓以及障碍特征对友谊的了解更加有挑战性,如有些孩子在“自我意识”和“了解他人感受”方面有缺陷,因此在建立和保持友谊方面会有困难。
一般五岁以下的孩子对朋友和友谊的概念只限于表面的共同点上,友谊并不牢靠,比如距离近邻居容易做朋友。随着年龄的增长朋友的概念才逐渐生成。从自我的角度来说社交的目的之一是让对方感觉良好,同时也让对方对我自己感觉良好。如果好感是相互的,就形成了友谊。
微信扫码
手机阅读全文
让阅读更方便、更简单

微信扫码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