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自闭症儿童的学校融合

作者:王晋涛老师【希普在线】 教师 赏 0 赞0 浏览 99


希普在线教育系列之学校融合篇


微信图片_20200706144002.jpg





1、什么是随班就读?

随班就读是指特殊儿童在普通教育机构中和普通儿童一起接受教育的一种教育形式。对随班就读的学生除了按普通教育的基本要求教育外,还要针对随读生的特殊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特殊教育和服务,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康复和补偿训练,促进他们的发展,为他们今后自立、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奠定基础。

2、自闭症儿童随班就读的教育环境及政策?

自1989年国务院《关于发展特殊儿童教育的若干意见》发表和实施以来,我国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特殊儿童的随班就读工作。根据国家义务教育法的规定,符合标准的残疾儿童可以进入普通小学就读。目前,自闭症儿童也可以经过测评后,进入普通小学就读。

3、入读正常学校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

准备入读主流小学的自闭症儿童,首先需要有一定认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及规则遵守意识。其次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如基础的数字概念、握笔书写方法等,而基础的社会交往技能也是重要指标之一。

4、我的孩子应该读特殊学校还是主流学校?

现阶段,主流学校还未设立自闭症儿童的针对性课程,而特殊学校的课程对自闭症孩子相对适宜,家长和老师、学校及其他学生家长的沟通也比较容易;如果儿童具备入读主流学校的能力,可以在辅导下随班就读,反之,课业压力及不适应会让孩子遭受较大挫折,对孩子成长和家庭生活造成不良影响。

5、入读小学前应做什么样的准备?

自闭症儿童的幼小衔接是一个系统的工作。入学前一年,需要加强认知理解、感统训练、语言表达及社会交往能力的训练,提高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入学前三个月,可参加学前适应的强化课程,集中对于小学的认识、学校常规、学习能力及友伴关系有更深入的了解;开学前一周,家长需要帮助孩子做好入学前的准备,如校服穿戴、书包整理、调整作息时间等等,让孩子逐步完成角色的转变。

6、家长是否应该对班主任老师说明孩子的情况?

有些家长在入学前会比较纠结,到底要不要告诉老师自己孩子的情况,担心老师知道后会对自己孩子不利。然而,多数主流学校的老师并不十分了解孤独症,良好的沟通可以加强双方的理解。建议家长将自己孩子的真实情况告知老师,获得老师的帮助,以便老师进行针对性教育。

7、在上学期间,是否需要坚持去特殊机构做训练?

自闭症儿童的小学教育对于他们的生存和发展固然重要,但主流学校的老师自闭症康复专业知识不足,相对缺乏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手法,建议绝大多数的自闭症儿童可采用主流学校与特殊康复机构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8、如何让自闭症儿童顺利融入到正常儿童群体中?

社会交际障碍是自闭症的核心症状, 自闭症儿童在活动中常常处于被动,很难主动与正常儿童交往。教师在学校生活中,需要给予更很多的关心和帮助、多给他们创造与正常儿童交往的机会,同时要引导正常儿童接纳自闭症儿童的不同。家长要及时了解儿童在学校的情况,给予儿童必要的帮助。

9、家长如何理性对待自闭症儿童在学校的学习?

自闭症儿童的身心障碍可能会让他们在学业方面有不同的表现,如:不能按时完成功课、偏科、不能长时间专注等问题。作为家长,应该根据孩子自身的能力提出适当的要求、给予合理期望,切忌用同一标准衡量孩子或者因孩子学业的特殊优势沾沾自喜而忽略了长期康复的重点。

10、我的孩子不肯写作业怎么办?

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写作业可以提高他们的专注力和完成任务的意识。家长需要帮孩子建立良好的常规、营造良好学习气氛,如:每天坚持固定的时间点写作业,排除干扰因素(如电视、电脑、手机)等,同时可以运用一些奖惩措施来激励孩子主动完成学习任务,如:代币制、合约等。

11、自闭症儿童为什么存在偏科现象?

自闭症儿童有良好的视觉能力及机械记忆能力,所以有规律性的字符的英语成为多数孩子感兴趣并擅长的学科。而对于逻辑思维能力相对复杂,出题方式灵活多变的语文和数学,孤独症儿童则不能很好的掌握,而且这种趋势在3年级加入应用题和作文写作之后会变的更加明显。

12、在学校中,自闭症儿童总是丢三落四怎么办?

自闭症儿童在学校中常常出现忘带书本作业、红领巾、丢失物品等问题,一方面可能与他们自身感知失调导致注意力缺陷有关; 另一方面,也与他们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常规有关。家长在生活中可以利用视觉提示的方法多注重培养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并放手给与孩子独立做事的机会,同时做好预防,如提前提醒孩子以避免问题发生等。

13、自闭症儿童在班级中不合群怎么办?

社交能力缺乏是自闭症儿童的核心问题,会在游戏、沟通、合作解决问题等方面存在困难,很难在班级中与正常儿童打成一片。家长首先应该理解孩子的障碍,接纳孩子因社交挫败而带来的负面情绪,减少孩子的压力;其次作为家长应该多利用学校、社区及亲朋好友的资源给孩子寻找适合的玩伴,创造相处的机会,逐步帮助孩子掌握交往的技巧、体验交往的愉悦。

14、在与同伴玩耍过程中,我的孩子不能接受失败怎么办?

正常低龄儿童中也存在不能接受失败现象,自闭症儿童更缺乏对事物现象的弹性思维。家长应该了解孩子不能接受失败的原因,掌控输赢节奏,让孩子有输有赢。同时避免过多赞美,让孩子产生错觉,以为自己完美无缺,从而无法面对自己的瑕疵。

15、班上有孩子欺负我的孩子怎么办?

遇到这种情况,家长首先要冷静,从多方面多渠道去了解情况,一方面可以取得老师支持,正确引导其他孩子如何对待自闭症儿童;另一方面,要逐步教会自己的孩子在遇到欺负时如何处理问题或寻求帮助。

16、怎样教会孩子在学校遇到困难的时候找老师帮忙?

小学对于孤独症儿童不仅是一个全新而陌生的环境,更是一种挑战。在学校中可能会出现如:被欺负、不理解学业要求、身体不适、不合群甚至走失等问题。家长需要提前告知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并在家里进行社交故事的讲解或者运用角色扮演和演练的方法来教会儿童寻求帮助的技巧;另外,对于表达能力较弱的孩子,可以在书包内放一张求助卡,当需要帮助时去找老师帮忙。

17、家长如何取得学校老师的帮助?

首先家长要积极地与老师联系和沟通,利用学校资源,教育和引导学生与自闭症儿童正确交往。可以帮自闭症儿童挑选合适的同桌协助他们完成一些课堂任务;也可以组织有爱心的学生和自闭症儿童结成帮扶小组,协助他们完成作业、带领游戏、参加校内有关的活动;也可以让能力较好的自闭症儿童承担一些班级任务和职责,更好地促进沟通技能和学习能力的发展。

18、我的孩子上课坐不住,时常打断老师的话怎么办?

自闭症孩子在生活中往往会表现出冲动,过动的状况,在康复训练中应该加强儿童的前庭觉刺激以及自主神经性调控,提升儿童自我管理能力。在建立良好的常规同时,培养孩子正确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技巧以及正确的对人社交方式很重要。

19、如何教会孩子利用课间十分钟?

课间十分钟如何合理运用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存在一定的困难。家长最初可以提供程序卡等视觉提示方法,提醒孩子按顺序做好如上厕所、喝水、整理课本用具、与朋友一起玩等内容,逐步过渡到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习惯。

20、要不要给孩子报补习班或者兴趣班?

自闭症儿童的能力发展不均衡,尤其是部分高功能和艾斯伯格症儿童在音乐、美术、计算等方面存在优势才能和兴趣。家长需要根据孩子状况发掘优势,可以考虑选择适应的兴趣班来给孩子能多的机会发展,以增强自信和成功感;学习方面的补习班要综合孩子的具体情况和接受能力,切忌给孩子过大压力。


微信图片_20200706143433.jpg

微信扫码

手机阅读全文

让阅读更方便、更简单

微信扫码看全文

客服热线:

0755-22307306

客服QQ群:

374195614

返回顶部